首页 >> 出版物
《中国灌溉与防洪史》
发布时间: 2011-07-14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05.9 定价;69元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20m3。虽然雨热同季的气候条件.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降雨集中,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且与人口,耕地分布不相匹配,中国历来水旱灾害频繁。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共发生大的水灾1092次,大的旱灾1056次。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防洪、灌溉、排水等水利工作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和环境保护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治的历史源远流长,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已有4000多年。2200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成为“天府之国”。经过历代修缮,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利事业.把水资源作为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防洪和灌溉、排水事业的发展。50多年来,累计修建江河堤防27.8万km.建成水库8.5万座,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田灌溉面积从1500万hm2。发展到目前的5600万hm2。.每年在灌溉土地上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3/4。生产的经济作物占90%以上。中国灌溉排水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能够以占世界6%的可更新水资源量、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中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从长远来看.水资源短缺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中国的水旱灾害仍呈现加重的趋势,因水旱灾害减产的粮食约占同期全国粮食产量的8%。城市和工业用水增长以及严重的水污染.加剧了灌溉耳l水的短缺。挑战是严峻的。但是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实效使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竖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活、综合治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就一定能解决好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保障国家的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水生态和环境安全,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防洪、灌溉和排水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成就以及挑战.在第19届国际灌排大会暨第56届执行理事会召开之际,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编写出版了中英文版的《中国灌溉与排水》、《中国防洪与管理》和《中国灌溉5防洪史》图书。这些图书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中国水和J的丰富内涵与发展进程。我相信,它们的出版不仅能够为中国的读者认识中国水利带来帮助.也能够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为促进中国5世界各国在水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书展现了我国自夏商至民国时期灌溉与防洪发展历程,设计水利、规划、工程技术、管理历史改革。本书记录了我国5000年历史中水利与社会、水利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阐述了中华民族在利用水资源、改造自然中的成就与教训。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1号   邮编: 100038   电话: 86-10-68781193
传真: 86-10-68781153    cncid@mwr.gov.cn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1/03/24 10: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