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以来,河南省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7成以上,同时出现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酷热天气,土壤失墒严重,旱情持续发展。
河南省水利厅密切关注旱情发展趋势,根据气象预报,及时进行预测研判,下发《关于做好抗旱水源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学配置各类水源,统筹做好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扎实做好抗旱保夏种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灌区抗旱灌溉供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强力推进抗旱保种保苗工作。
6月17日12时,河南省水利厅发布干旱蓝色预警和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加密墒情监测频次,保障供水和灌溉需求。河南省水利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抗旱会商,安排部署抗旱工作,同时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参与会商,共同分析未来天气形势和旱情发展,根据各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形成联动机制,要求行业内旱情数据日报告制,共同做好抗旱工作。全省各级水利部门积极行动,密切关注墒情测报,掌握旱情发展动态,及时掌握灌区各用水户用水需求,优化调整灌溉供用水计划,为水量调度提供依据。
通过科学调度大中型水库,加大下泄流量,保证下游抗旱用水需求,最大限度保障灌区灌溉用水。引黄灌区最大限度加大引黄流量,远送多浇,努力扩大灌溉和补源面积,高峰时段有9座大型水库下泄流量超过10立方米/秒,7座大型水库下泄流量5-10立方米/秒。截至6月22日,河南省日引黄量2686万立方米,南水北调日引水量1143.05万立方米。
据统计,截至6月22日,河南省投入抗旱资金6.02亿元,高峰时日最高出动劳力121万人,泵站1141处,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9.4万台套。受旱区域县级抗旱服务队全力拉水、送水保障解决4.76万人、1.1万头大牲畜临时性饮水困难,全省累计抗旱灌溉7464万亩次。省管8座大型水库自受旱以来提闸泄水2.75亿立方米;全省有216处大中型灌区已开闸引水,抗旱供水11.83亿立方米,累计渠灌面积达到1008万亩。
目前,根据会商研判,河南省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需做好抗长旱、抗大旱准备工作。一是合理调配水库水源。截至23日8时,省属24座大型水库和108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49.59亿立方米,可用水量40.68亿立方米。河南省水利厅将根据旱情发展趋势,科学调度,最大限度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和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二是申请利用南水北调水源。当前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正在实施加大流量输水,河南省水利厅指导沿线各市县结合自身需求提出用水计划,通过退水闸或分水口门加大供水流量。三是充分引用黄河水。利用黄河调水调沙有利时机,沿黄省辖市正在加大引黄流量,在保证灌溉的同时,多引远送,并补充地下水源,最大程度发挥黄河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