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NCID新闻
陈雷部长莅临水科院出席中国水利专家成功当选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11-12-01
 
    2011年11月28日下午,中国水科院在南院A座1020会议室隆重举行中国水利专家成功当选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主席座谈会。水利部陈雷部长莅临我院,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国英副部长主持会议。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教授、武汉大学茆智院士,以及来自水利部办公厅、水资源司、财务司、人事司、国科司、农水司、国家防办、新闻宣传中心、水利报社、发展研究中心、灌排中心、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海河水利委员会、内蒙古农业大学和我院领导及专家共50余人出席座谈会。

陈雷部长发表重要讲话

    座谈会气氛热烈、喜庆而隆重。陈雷部长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水利部对水科院院高占义教授在今年10月伊朗举行的第21届国际灌排大会暨第62届执行理事会上成功当选新一届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表示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为中国灌排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水利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陈部长指出,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自1980年成立、1983年加入国际灌排委员会以来,中国专家首次当选主席职位,来之不易,可喜可贺!此次中国专家能够成功当选,一是得益于我国灌排事业的巨大成就,二是得益于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三是得益于水利部的强力推动,四是得益于外交部的鼎力支持,五是得益于国家灌排委员会的不懈努力。他从上述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专家当选的水利发展的战略、政策、环境、积累以及技术基础和具体举措等,表示此次中国专家的当选,是中国水利全面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灌排发展成就和经验的高度认可,表明了国际灌排领域同行对中国专家能力的认可,也表达了国际灌排界对发挥中国作用和经验、促进国际灌排事业发展的热切期待。

    陈雷部长指示,要充分利用中国专家当选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工作,为中国灌排在国际灌排界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挥长远作用。陈部长对加强我国灌排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六点具体要求。第一,全力支持高占义教授履行主席职责。第二,不断加大中国灌排事业的宣传力度。第三,深化拓展灌排领域的国际合作。第四,着力抓好灌排人才梯队建设。第五,切实加强与国际灌排委员会成员国的联系。第六,着力强化国家灌排委员会的建设。他要求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鼎力支持、抓好落实,为推进中国在灌排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在国际灌排领域的影响,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灌排事业的发展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国英副部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李国英副部长指出,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经历的30余年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时期。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自1983年加入国际灌排委员会,随后在1990-2008年期间有4位中国专家先后当选国际灌排委员会副主席,直至今日,中国专家当选该组织的主席,迈出了中国灌排国际合作的三大步伐。中国专家的当选,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重要的,这是中国水利事业的荣誉,是中国灌排事业的荣誉。在共同庆贺的同时,更要共同谋划,共同促进中国灌排事业和世界灌排事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讲话

    出席座谈会的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发表讲话,祝贺高占义教授当选。他与大家分享了他作为水利灌排专家参加国际灌排委员会学术交流和工作组活动的经历和收获,表示将一如既往继续参加和支持灌排委员会的各项活动,并对新主席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武汉大学茆智院士发言

    武汉大学茆智院士激情发言,作为一位为中国灌排事业工作了60多年的老专家,他亲身经历了中国灌排事业进步发展的过程,感受至深。他表达了对中国专家当选的喜悦,并祝愿中国水利科技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水利事业后继人才涌现。

国科司刘志广副司长汇报竞选工作过程

    根据会议安排,水利部国科司刘志广副司长汇报了组织参加此次竞选工作的全过程,并交流了有关经验。他回顾了中国灌排委员会与国际灌排委员会之间的合作由弱到强、由简单到深入的过程,表示长期的努力和前瞻布局是成功的前提。同时,对于这次竞选工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面启动备选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加强沟通,争取支持。水利部李国英副部长亲自率政府团、水科院匡尚富院长率专家团前往伊朗出席大会,齐心合力、全力以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国灌排国际合作包括这次竞选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对水利国际合作的有力促进。展望未来,他表示,将以此为重要起点,从战略高度,抓住中央一号文件的历史机遇,开创水利国际合作的新局面,为中国水利全面登上世界舞台作出更大贡献。

农水司王爱国司长发言

    随后,水利部农水司王爱国司长代表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发表讲话。他简要回顾了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成立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一直以来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对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按照陈雷部长的讲话精神和要求,王爱国司长提出了国家灌排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表示将在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发展规划和技术交流、加大内外宣传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国家灌排委员会的工作,再创中国水利灌排事业的新辉煌。

我院匡尚富院长发言

    中国水科院院匡尚富院长在会上发表讲话。他首先代表座谈会的承办单位,对陈雷部长一行及各位专家莅临我院表示衷心感谢。匡院长回顾了率专家团参加竞选会议的情景,表示这次竞选的成功,既是中国水利国际合作交流长期坚持“走出去”战略,全面登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也是在水利部统筹领导下集中优势力量精心策划、齐心协力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水利部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和组织保障。对于水科院而言,高占义教授的当选,是继贾金生副院长2009年成功当选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之后的又一件喜事、大事。当选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灌排事业的成就,得益于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得益于各兄弟单位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匡院长谈到,在“十二五”之初,我院提出了“六个一”的具体发展指标,即: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努力争取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是加强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努力新增一名院士;三是加强国际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努力新增一名国际学术组织主席;四是加强科研条件投入,加快一个新实验基地建设;五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努力新增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六是加强重点学科突破,努力争取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次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的当选,使我院在今年完成了六个目标中的三个。我院将以此为契机,按照陈雷部长的指示精神,切实贯彻落实有关任务要求。一是作为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的所在单位,将为主席的履职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二是作为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将积极、主动、全方位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将提供人、财、物等各方面支持,大力加强秘书处能力建设。三是积极发挥我院专家资源的优势,做好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的智力和科技后盾,在促进知识共享、技术交流、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主动宣传和影响力提升方面,发挥好科技支撑和咨询服务作用。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我院贾金生副院长发言

    作为国际大坝委员会的现任主席,水科院贾金生副院长发言,交流了履职主席工作的体会和经验,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表示将按照陈雷部长的要求,加强国际大坝委员会的有关工作。支持青年学者参加国际组织的相关活动,让青年人在国际组织和水事活动中的身影更多、位置更高、声音更大。

新当选主席、我院高占义教授发言

    作为新当选的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高占义教授发表了讲话。回顾10余年来持续参加国际灌排委员会活动和工作的经历,他对水利部领导、相关司局的指导和中国水科院多年来的培养,以及一段时间以来各位领导、专家、各有关部门对竞选的筹划和全方面的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感激和感动。他用十分感谢、倍感珍惜、全力工作的真情实感,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陈雷部长的指示精神,做好自己任内的各项工作,为促进中国与国际灌排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灌排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的后备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灌排中心李仰斌主任、内蒙农业大学李畅游校长、水科院蔡林根教授发言

    灌排中心李仰斌主任、内蒙农业大学李畅游校长、曾经担任过国际灌排委员会副主席的我院蔡林根教授及与会代表也发言,对当选主席表示祝贺,对未来的工作表示全力支持,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李国英副部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011年是名副其实的水利之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开篇,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指导,水利的春天为水利人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舞台。中国水利专家当选国际组织主席,也为今年的水利年增添了亮丽的色彩。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方向明确,思路清晰,要求具体,任务更重,希望扎实贯彻落实陈雷部长六个方面的要求,为促进中国灌排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会场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1号   邮编: 100038   电话: 86-10-68781193
传真: 86-10-68781153    cncid@mwr.gov.cn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1/03/24 10: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