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8日,2025年度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研讨交流会在浙江省宁波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办,来自地方水利厅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管理单位、遗产申报单位、技术支撑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及新闻媒体等13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灌溉遗产保护大计。
会议现场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长吴文勇主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彭文启与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田向杰分别致辞,强调了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在传承水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彭文启致辞
会议特邀水利部财务司原一级巡视员(正司级)牛志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所长于冰、河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丹、湖北屈家岭水利考古项目负责人陶洋、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高黎辉等专家做主旨报告。报告内容涵盖水的价值意涵与水文化辐射、水利遗产价值认知与保护实践、元阳哈尼梯田历史沿革与科技价值、史前水利系统考古探索,以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等多个方面,为与会代表提供了深入的理论指导和案例参考。
牛志奇做报告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聚焦凤堰梯田、松古灌区、它山堰、湔江堰等典型灌溉工程遗产,系统梳理了其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技术路径和实践经验,为同类遗产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在自由讨论阶段,代表们围绕遗产申报与保护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遗产价值挖掘方法与常态化交流机制建设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达成广泛共识。
它山堰技术报告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深入研究灌溉工程遗产的内在价值,切实加强其保护与利用工作,不仅是对优秀水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对推进当代水利现代化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开通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网站
本次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网站”开通仪式。该平台将成为展示遗产价值、促进公众参与和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