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科院 9月18日北京报道) 第19届国际灌排大会暨第5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于18日下午在京闭幕,闭幕式上ICID秘书长戈派拉克瑞斯南宣布了《北京宣言》。

ICID秘书长戈派拉克瑞斯南宣读《北京宣言》
北京宣言
2005年9月
来自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56个国家(地区)的代表参加了第19届国际灌排大会,在会上共同讨论“确保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土资源利用”这一主题。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所制定的决策框架的基础上,会议号召各国在2005年之前制定出综合水资源管理和用水效率提高的方案,从而为全人类的可持续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会议一致认为在2015年之前实现世界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迫切需要在最近十年中采取积极行动来转变这一世界危机。
目前,全球农业灌溉用水占所有淡水取水量的70%,灌溉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7%,灌溉农业产量占全球农业总产量的40%。国际灌排委员会已经承诺将会议的有关信息传达给世界水论坛。
因此,参加第19届国际灌排大会的ICID成员国形成了如下宣言和建议,以引起世界首脑和决策制定者的注意:
应对面临的挑战,ICID已经在其四类文章中阐明了自己的立场,这四类文章涉及:(1)与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有关的全球问题;(2)灌溉和排水服务;(3)国家政策支持项目;(4)为建设新坝制定合理的决策程序,特别是以灌溉、排水和防洪为主要目的新坝。ICID通过其工作组会议、大会和各种研讨会来改善水管理措施以支持粮食生产,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ICID通过其网络,包括互联网(www.icid.org)、杂志(《灌溉和排水》)以及大会和会议论文集传播有关信息。
未来增加粮食产量的关键在于增加有发展潜力地区的灌溉和排水土地的面积;在已有灌溉排水设施的地区,应改善水土资源管理;同时应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
虽然在限制人口增长方面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2025年前仍需满足8亿多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问题。尽管从表面上看全球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但在欠发达国家仍存在不平等以及营养不良问题,全球有20%的贫困人口在饱受饥饿或粮食不足之苦。因此必须将全球的粮食产量翻番才能确保全人类的粮食安全。
为满足未来的粮食需求,灌溉将较过去发挥更大的和更为可靠的作用。“用更少的水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可通过技术进步、现代化和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改善灌溉和排水系统的管理得以实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用更少的水生产出更多的粮食”的措施还包括研发、能力建设和技术传播。
许多地区和国家都面临淡水资源短缺问题,这就需要最大程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环境安全。其中综合水资源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考虑到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增加的压力,因此需要在耕作土地上建设小型、低成本的灌溉排水系统。此外,需要开垦有耕作潜力的土地。提高蓄水能力用于粮食生产以及增加蓄水工程的投资应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应在考虑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下进行资源开发。
灌溉、排水和防洪领域的专业人员应对挑战的能力依赖于他们对一个新的有效水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能力,以维持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灌溉领域的综合措施不应只包括科学和技术方面,也应对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
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人口的增加使得人们在洪泛平原定居和耕作,因此洪水管理日显重要,尤其在东亚和南亚地区。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口有2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二分之一。据估计,到2050年,约有80%的人口将生活在洪水易发区。除了季风季节的大暴雨和洪水因素外,大量人类活动引发的变化,如土地的过度开垦、不适当的土地利用规划都将增加洪水易发区的脆弱性。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洪水管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基于风险管理原理和公众参与的非工程措施来减少洪水造成的威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洪水管理的重要理念。
用于水资源开发以及现有灌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的资金配置不足,使得许多系统面临无法运行的危险。水价偏低和管理不善也是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涝渍和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公共部门的机构改革以及专业管理队伍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水和土地的使用效率和效力、完善法律和机制框架、改善运行管理措施和评价方法。
部门之间,有时是地区之间的用水竞争是今后关注的重点,应通过目标研究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出实用的国家政策支持指标。多个部门共同努力进行综合水资源评价将有助于促成用水冲突的更好解决。